发布时间:2025-08-22 17:34:45
《信用中国》20250811期2
用大地之暖 筑绿色未来
苏存堂 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树立行业标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充分展现腾飞的中国经济、崛起的民族品牌和向上的企业家精神。近日,“崛起的民族品牌”专题系列节目对话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依科瑞德能源)董事长苏存堂先生,探讨城市能源供给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双碳”目标倒逼能源革命的今天,建筑能耗占比超40%的现实,让传统高碳排放的空调系统难以为继。地源热泵技术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应用,如何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如何在复杂的城市能源体系中找到平衡点,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存堂,用二十年时间在建筑节能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径——通过技术突破、模式创新与国际合作,将地源热泵从“小众技术”打造为城市能源体系转型的“中国方案”。
节目现场,苏存堂先生向大家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及企业发展的现状。苏存堂与地源热泵的缘分始于本世纪初。作为暖通高级工程师,他早在2000年便关注到这项技术的潜力:通过提取浅层地热能(100米左右,15-16℃)的3-5℃温差,经热泵主机蒸发提升温度(供暖时达30-40℃),可为建筑提供供暖、供冷及生活热水,相比传统燃气供暖节能40%-50%,且无噪音、零排放,舒适度更高。然而,当时国内地源热泵应用仍处于“小众阶段”,技术瓶颈与工程经验匮乏制约着其规模化落地。2003年,苏存堂创立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标直指“推动地源热泵技术走向主流”。
创业初期,苏存堂带领团队从技术研发入手,主导开发200余项专利技术,突破传统空调系统能效瓶颈。通过优化热泵主机设计、改进地下换热器布局,将设备COP值(能效比)提升至超行业标准40%的水平。更关键的是,他首创“区域综合能源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将技术集成、工程实施与智慧运维串联,构建起从技术研发到项目落地的完整链条。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地源热泵“稳定性”与“经济性”的平衡问题,更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实际应用。
地源热泵技术的核心挑战在于“稳定性”与“经济性”的平衡。传统项目常因地下热平衡失调导致系统衰减,而苏存堂团队通过“多能耦合系统”破解这一难题:将地源热泵与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等互补,动态调配能源供给。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是另一大创新,依科瑞德能源开发的智能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建筑能耗,通过AI算法预测负荷需求,动态调整设备运行参数。这种“技术+智能”的双轮驱动,让地源热泵从“单一设备”升级为“能源生态系统”,实现建筑节能率70%以上、碳排放减少60%的突破。
依科瑞德能源服务面积突破千万平米,项目涵盖住宅、公建、工业等领域。苏存堂深知,技术推广需要标准支撑。他主导参编《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等5项国家标准,将依科瑞德能源的工程经验转化为行业准则,为地源热泵的规范化应用提供依据。2024年,依科瑞德能源获评“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技术实力再获认可。在国际合作层面,苏存堂积极推动中国地源热泵技术“走出去”。目前,公司业务已拓展至东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方案正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选项。
展望未来,苏存堂的规划清晰而务实:一方面深耕存量市场,通过技术升级改造老旧小区空调系统;另一方面布局增量市场,在新城区规划中前置能源站设计。更远大的愿景是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通过物联网连接能源站,形成跨区域能源调配网络——冬季北方城市多余的热能可输送至南方,夏季南方城市的冷能则反向供给北方,彻底改变传统能源“单向流动”的模式。为此,团队正与多家科技企业合作,开发基于AI的能源调度算法,让每一度电、每一份热能都得到最优利用。
从实验室到城市地标,从国内规范到全球标准,苏存堂用二十年时间悄然改变着城市能源供给的底层逻辑。他常说:“地源热泵的价值,不仅在于节能,更在于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科技让大地成为‘天然空调’,让建筑从能源消费者变为生产者。”在能源革命的浪潮中,依科瑞德能源的实践证明,传统高碳排放的空调系统完全可以转型为绿色、智能的能源生态系统。在“双碳”目标下,苏存堂带领依科瑞德能源以技术创新为核、以模式创新为翼、以全球视野为魂,致力开辟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让“大地温度”温暖千万家,助力人类迈向碳中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