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4 18:19:56
《信用中国》20250919期
职教革新 点亮前程
王晓刚 江苏中教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树立行业标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充分展现腾飞的中国经济、崛起的民族品牌和向上的企业家精神。近日,“崛起的民族品牌”专题系列节目对话江苏中教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教科)总经理王晓刚先生,探讨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职业教育,作为连接教育与产业的关键桥梁,其重要性愈发凸显。职业教育与科技和人才共同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推动传统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职业教育,可以提升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劳动能力,从而增强劳动者的生产力。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能够更好地运用和创新科技,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这些高素质人才在产业中发挥作用,促进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然而,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不够协调、课程设置与技术发展不够衔接、教师实践能力与企业生产实践不够匹配;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力素质与企业岗位要求不够吻合、院校实训条件与企业技术更新不能同步;产教融合诸多机制尚未有效形成,产教信息价值化程度低,产业数据对专业调整支持度不够。这些问题如同横亘在前行道路上的巨石,阻碍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在这关键时刻,江苏中教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刚,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坚持推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育之路。职业教育在新质生产力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创新、质优和先进生产力的提升都离不开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跨界转型:从通信行业到职业教育领航者
节目现场,王晓刚先生向大家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及企业的发展历程。王晓刚的职业生涯堪称一部精彩的跨界奋斗史。他曾在国内移动通信行业深耕近15年,先后在多家知名企业任职。这段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更使他对企业的治理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在通信行业的岁月里,他见证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产业格局的巨大影响,也培养了他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战略思维。
2013年,王晓刚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富有远见的决定——转型进入职业教育行业。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而是他对社会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后的审慎选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而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发展潜力巨大。王晓刚看到了其中蕴含的机遇,决心将自己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运用到职业教育领域,为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6年,王晓刚创立了江苏中教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公司成立以来,在职业教育赛道迅速发展,他身兼数职,不仅担任总经理,还同时兼任上海市普陀区中教科产教融合研究院院长、上海市职教协会中职分会副会长、全国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联盟秘书长、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副会长等多个重要职务。这些职务让他能够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职业教育的现状和需求,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了丰富的依据。
多元布局:推动职业教育全方位发展
王晓刚深知,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全方位的布局和推进。在他的带领下,江苏中教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导向,在多个领域展开了深入探索和实践。
聚焦核心业务,助力院校信息化转型。中教科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育技术研发团队,并聘请了一批资深职业教育专家。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为职业院校提供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服务。随着对职业教育需求的不断深入了解,王晓刚将业务聚焦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赛道。他敏锐地意识到,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对优秀毕业生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职业院校需要为企业输送符合需求的人才。于是,中教科利用学生、教师、专业群、学校等画像,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了产业与专业的精准对接,为中小企业等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王晓刚团队发现,职业院校服务于区域发展,每所学校因区域产业结构、行业归属不同,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标准也存在差异。早期采用通用软件的想法在实践中遇到了困难,核心问题在于要深入了解职业院校的实际场景。于是,中教科团队转变思想,围绕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场景,抓取场景大数据,依托已有的产品体系,为院校提供数字物业管家服务。
深入调研企业,精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技术人才,王晓刚团队积极开展用人企业调研工作。他们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能力、前景和潜力的关注点,将这些需求反馈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中教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实现了院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
投身公益事业,推动科普教育与教学创新。除了在商业领域的成功,王晓刚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公益事业。2017年,他发起成立了上海大来时间博物馆,致力于青少年科普教育和PBL项目教学法推广。博物馆通过举办各种科普活动和展览,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同时,王晓刚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回馈社会,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战略引领:把握时代机遇,推动职教现代化
职业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百亿级职业教育信息化新赛道中,王晓刚凭借其数字技术专家和职教引路人的双重身份,积极探索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将企业所需和职校所供精准匹配。
王晓刚带领团队深入长三角地区,借助G60科创走廊的资源和优势进行调研。2018-2020年,全国开发区职业教育发展联盟成立,王晓刚发现开发区是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融合的良好载体。通过绘制产业图谱、提供岗位画像等方式,中教科助力院校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与产业紧密对接。这种精准的对接方式,不仅提高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王晓刚团队搭建的平台具有创新性,它能够抛开传统规则,让供需双方直接对接,实现数据握手。这一模式打破了信息壁垒,促进了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通过平台,企业可以及时了解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情况,院校也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在王晓刚的带领下,中教科在职业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拥有100余项软件著作权和专利。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职教现代化进程,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同时,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的出色表现彰显了职教学子的风采,证明了职业教育同样能够让学生学技能、谋工作、创事业,成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实现高质量就业。这充分说明,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行行出状元,职教的未来值得期待。
理念支撑:坚守初心,引领职教发展方向
江苏中教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其先进的企业理念支撑。公司以“致力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使命,将数字技术作为推动职业教育变革的核心力量。其愿景是“让社会大众认同职业教育”,通过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
在经营理念上,中教科坚持“以终为始,知行合一;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这一理念强调了目标导向和实践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坚守诚信与正直,坚持协作与创新,坚定与客户共赢原则,积极践行‘科教兴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诚信与正直是公司立足市场的根本,协作与创新是推动公司发展的动力,与客户共赢是公司追求的目标,而积极践行“科教兴国”则是公司肩负的社会责任。
王晓刚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带领江苏中教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职业教育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通过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育之路。
展望未来,王晓刚和他的团队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创新,为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