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9 17:38:28
《信用中国》20250718期1
滴水穿石 智引活泉
张成刚 济南瀚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树立行业标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充分展现腾飞的中国经济、崛起的民族品牌和向上的企业家精神。近日,“崛起的民族品牌”专题系列节目对话济南瀚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济南瀚舟)的总经理张成刚先生,探讨水务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城市发展的血脉。当城市化进程加速,老旧管网渗漏、水质二次污染、用水管理低效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让百姓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安全水、健康水?济南瀚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成刚,以二十年技术深耕与产学研融合的实践,交出了一份用科技破解水务管理难题的“民生答卷”。 张成刚,这位兼具山东大学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工程硕士学历与高校教师身份的学者型企业家,正带领团队将智能水务技术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民生福祉。 节目现场,张成刚先生向大家介绍了他创业的初心及企业发展的现状。“水务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张成刚道出了他投身管道直饮水项目的初心。二十年来,他专注于智能流量仪表产品及系统研发,在流体力学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这种“学术深度+产业实践”的复合背景,让他既能洞察水务行业的痛点,又能以技术创新推动解决方案落地。 2021年,济南市政府提出要让“家家泉水”从城市名片变为百姓日常。这一政策触发了张成刚的使命感:“作为本土企业,我们能否将多年积累的智能水务技术应用于这一工程?”2023年,济南瀚舟与章丘区山东龙山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正式启动城市级管道直饮水入户项目,一场以科技赋能民生的创新实践就此拉开序幕。 传统供水系统的弊端长期困扰着居民生活:管网老化导致二次污染风险高,桶装水运输成本高且水质难保障,人工抄表收费效率低下。张成刚团队提出的“分质供水、优水优用”模式,为破解难题提供了新思路。项目团队在章丘主城区设计覆盖20万居民户、13所大学的总体方案,核心是构建“双回路304不锈钢管网+智能净水站”的独立输送系统。原水经多级过滤工艺处理,去除氯化物、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再通过臭氧消毒与紫外线杀菌双重保障,保留有益矿物质。经权威机构检测,出水水质完全达到直饮标准。标准化机房配备远程监控、红外报警及在线水质检测系统,24小时实时上传数据至城市级智慧直饮水管控平台,该平台可同时管理全区数百套净水设备及数十万只智能水表,通过电信物联网络实现参数调控与故障预警。居民只需打开手机小程序,即可查看水质报告、用水量及在线缴费,彻底告别“下楼打水”的烦恼。项目采用“政府主导、企业让利”模式,为居民免费安装入户管道及智能水表,仅按实际用水量收费,消除了用户对“额外负担”的顾虑。 2025年1月,章丘示范项目正式通水,这个覆盖近70万居民及10万师生的工程,创造了多项行业纪录。从入户调研到管网铺设,每个环节均制定标准化流程,确保工程质量可控;引入ERP系统,实现项目审批、施工监管、运营维护的全流程数字化;通过社区座谈、线上问卷等方式收集用户意见,动态优化服务。项目成功背后,离不开多方协同:章丘区政府提供政策支撑与资源协调,龙山产投集团组建专业团队攻坚克难,济南瀚舟则发挥技术优势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民生工程没有‘局外人’,只有‘同行者’。”张成刚如此总结。 济南瀚舟的核心竞争力,源于二十年如一日的技术积累。公司自主研发的物联网直饮水水表、反渗透净水设备、智能抄表系统等,已在全国多地水务项目中验证其可靠性。例如,超声波计量技术突破传统水表精度限制,实现微小流量精准监测;智慧物联平台通过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结合,降低设备响应时间至毫秒级;反渗透膜工艺优化膜材料与流道设计,提升净水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这些技术成果,不仅为章丘项目奠定了基础,更推动传统水表向智慧化升级,助力行业解决水质安全、管理低效等共性难题。 章丘项目的成功,为济南瀚舟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目前,多地政府及央国企已主动接洽,探讨合作模式。张成刚透露,企业未来将聚焦三大方向:研发更低成本的净水设备与更高效的物联系统,降低项目推广门槛;总结章丘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标准包”,助力其他城市快速落地;近期已有国外客户考察,计划将中国方案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们的愿景是让每一户家庭都能喝上‘鲜活水’。”张成刚表示,“这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政府、企业、居民形成合力。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谈及未来的规划,张成刚表示他们深知,管道直饮水项目不仅是工程,更是连接政府与民众的“民心工程”。未来,济南瀚舟将继续完善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培训专业的运维团队,确保每个项目都能经得起时间与民意的检验。正如企业使命所言:“用科技守护生命之源,让健康水走进千万家。” 从高校讲台到生产一线,从技术突破到民生实践,张成刚与济南瀚舟的故事,是中国科技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缩影。当清澈的直饮水通过智能管网流入千家万户,当居民的笑容成为项目最好的“验收报告”,我们看到了科技与民生融合的无限可能。这把破解城市水务难题的“金钥匙”,也正开启着一个更健康、更便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