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5 15:20:46
《信用中国》20250823期1
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护航者
黄 敏 深圳源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树立行业标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充分展现腾飞的中国经济、崛起的民族品牌和向上的企业家精神。近日,“崛起的民族品牌”专题系列节目对话深圳源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源航软件)CEO黄敏先生,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浪潮中,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然而,高昂的技术门槛、漫长的实施周期、难以适配的行业方案,像三座大山横亘在企业面前。深圳源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CEO黄敏,这位从江西小镇走出的技术创业者,通过最佳行业实践的咨询能力,以“敏捷交付+行业资产包”的创新方法论,为中小企业开辟一条低成本、高适配的数字化突围之路。
节目现场,黄敏先生向大家介绍了他的创业故事及企业发展现状。黄敏的数字化征程始于对实践的深刻认知。早年担任企业生产与IT管理负责人的经历,让他既体验过甲方对数字化系统的迫切需求,也目睹过传统实施模式的高成本与低效。2018年,他南下深圳创立源航软件,将“技术为根、服务为本”的理念注入企业基因。这种甲方与乙方的双重身份,赋予他独特的行业洞察:他深知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资金有限、人才匮乏、负责人思维保守。
源航软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提出通过最佳行业实践的咨询能力的“敏捷交付+行业资产包”方法论。这一模式颠覆了传统数字化实施的“重资产、长周期”特点,通过三大创新破解行业难题:其一,行业资产包沉淀最佳实践,基于服务全球百强企业及中小企业的经验,提炼出覆盖离散制造、电子产业的行业资产包,包含预配置的流程模板、标准接口、行业指标库,企业可像“搭积木”一样快速组装系统。其二,敏捷交付采用分阶段滚动实施,区别于传统“大而全”的项目制,源航软件从核心业务场景切入,每2-3个月交付一个可用的模块,并根据反馈持续优化。其三,真需求识别规避伪需求陷阱,黄敏强调,数字化转型需避免“为数字化而数字化”。源航软件通过“业务诊断工作坊”,帮助企业区分“真需求”与“伪需求”。
源航软件的视野不止于国内市场。通过在香港设立子公司、日本设立办事处,公司构建起“本地服务+国际视野”的全球化布局。这种布局不仅拓展了服务半径,更让源航软件积累起跨文化、跨标准的实施能力。
在黄敏的家乡江西,源航软件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探索出一条“政策驱动+普惠服务”的转型路径。2024年,源航软件江西子公司联合当地工信局,共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普惠平台”,提供数字化工具订阅服务。这一模式不仅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更通过政府背书增强了企业信任。
在黄敏看来,数字化转型绝非简单的技术工具迭代,而是企业组织基因的重构与商业范式的跃迁。源航软件通过“数据要素渗透+智能技术赋能”,帮助企业突破传统边界:对内降本增效;对外拓展市场。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源航软件正在推动一场“商业范式革命”,通过数据中台的建设,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从线性供应链升级为动态价值网络。
从江西小镇到深圳创业,黄敏的动机始终超越商业利益。他常说:“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输不起也等不起。”源航软件通过政策对接、案例引导、运维帮扶,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护航”:帮助企业申请工信部数字化转型补贴;举办“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会”,用成功案例打破企业主“数字化=烧钱”的误区;承接企业IT运维外包,解决“招不到、留不住”数字化人才的问题。这种“实打实解决问题”的作风,让源航软件在客户中赢得“数字化转型保镖”的口碑。
面对数字经济浪潮,黄敏的愿景是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数字化服务生态。源航软件已与多家厂商建立战略合作,未来计划通过“视界生态联盟”,推动技术标准统一与资源互通。在技术层面,源航软件正研发低代码开发平台,让企业员工也能参与系统配置;在服务层面,计划推出“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工具,帮助企业精准定位阶段。黄敏相信,随着5G、AI等技术的深化应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将迎来“指数级增长期”,而源航软件要做的,是让这场变革更普惠、更包容。
从技术老兵到政企协同的推动者,黄敏用十年时间证明:数字化转型不是巨头企业的专利,而是所有企业拥抱未来的通行证。在深圳这座创新之城,他正以“敏捷基因”重构中小企业的成长路径,让每一份“中国制造”的基因里,都注入数字化的新活力。当无数中小企业在数字浪潮中“不掉队”,中国经济的韧性,便有了更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