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电话
《信用中国》20250920期2

发布时间:2025-10-24 18:52:17

《信用中国》20250920期2

短剧新势力 解码数字光影未来

于 航    武汉剧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png


树立行业标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充分展现腾飞的中国经济、崛起的民族品牌和向上的企业家精神。近日,“崛起的民族品牌”专题系列节目对话武汉剧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剧亮网络)董事长于航先生,探讨短剧赛道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手机屏幕已然成为新的视听窗口,微短剧如璀璨新星,迅速崛起并重构着影视产业格局。这个近千亿规模的新兴市场,既蕴含着文化消费升级的澎湃动能,也面临着内容同质化的成长烦恼。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中,武汉剧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航,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无畏的创新精神,带领团队在短剧赛道上披荆斩棘,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转型之路:从网络文学到短剧新赛道

于航,在网络文学领域深耕近二十年,从一名普通的网文作者起步,历经编辑、合伙人等角色,最终踏上了创业之路。他见证了网络文学行业的风云变幻,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和运营经验。然而,随着短视频时代的来临,故事表达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短剧作为一种新兴内容形式,以其直观、冲击力强的特点迅速触达观众,这让他看到了新的可能性。


“行知合一”是于航一直秉持的信念,他坚信真正的认知源于实践。在深思熟虑后,2023年11月,他毅然决定带领团队转型,投身短剧行业。他希望剧亮网络能成为一个国民关注度高且能走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让好剧照亮生活,传递情感、启发思考。


初涉困境:挫折中汲取成长力量

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初入短剧行业,于航虽深知优质内容的重要性,但短剧制作远不止剧本创作,更是一场资源整合与执行能力的考验。缺乏制作经验的他,对拍摄流程、团队协作和预算控制知之甚少,面对陌生的行业规则,只能从零开始摸索。


起初,剧亮网络与一位朋友推荐的资深制片人合作,期望借助其经验快速站稳脚跟。然而,这位制片人描绘的合作方案看似诱人,实则漏洞百出。承诺的低成本、高质量拍摄未能兑现,拍摄过程中问题频出,最终成片质量惨不忍睹,而制片人却一走了之,留下剧亮网络独自面对烂摊子。


这次失败让于航深刻认识到短剧行业的复杂性,但他并未退缩。他主动向朋友请教,亲自参与短剧制作的每一个环节,从机位设置到后期剪辑,在剪辑室里一待就是数小时,只为掌握让画面更具张力、节奏更紧凑的技巧。这段艰难的摸索期,让他逐渐建立起对短剧制作的系统认知,明白了短剧是艺术与技术的综合创作,每一次失败都是成长的机会。


破局突围:建立体系,打造爆款

经历初期挫折后,于航意识到掌握短剧制作核心的关键在于深入实践,建立属于自己的制作体系。于是,剧亮网络将目光投向了鹰潭,这里环境适合深度创作,且有机会与志同道合的团队合作。


在鹰潭,剧亮网络迅速组建了完整的短剧制作体系,拥有一支由编剧、导演、摄影师和后期剪辑师组成的专业团队,并制定了严格的制作标准。这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2024年,剧亮网络制作并发行了50多部短剧,其中14部作品成功上榜。


《宝贝对不起》《情深未错付》等作品凭借紧凑剧情、高质量制作和精准投放策略,迅速成为爆款,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和小程序端口广泛传播,带动了平台热度,也让剧亮网络的品牌影响力迅速扩大。


在内容创作上,剧亮网络拒绝跟风模仿,坚持“商业为基、文化为魂”。公司成立一年半推出7部上榜短剧,涵盖情感、职业、热点IP改编等多种类型。代表作《大夏无神》借势游戏热潮登顶当日榜单第六,展现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驱动也是剧亮网络的一大特色。公司采用“AI剧本生成+智能剪辑”技术,单月产出10部以上剧本,拍摄4部微短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0%。同时,整合剧本创作、拍摄、后期、发行全产业链,2024年服务200余部短剧制作。


创新探索:“网文IP + 短剧 + 文旅”生态链与社会价值

于航不仅是行业破局者,更是创新践行者。他主导构建了“网文IP +短剧+ 文旅”生态链,推动《大夏无神》《老师好》等爆款作品诞生,探索出微短剧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平衡之道。


此外,剧亮网络积极参与“微短剧 + 文旅”计划,通过短剧带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例如,其作品展现了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打卡,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于航积极推动地方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为当地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海外拓展:传播中国故事,迈向国际舞台

在国内短剧市场逐渐成熟之际,于航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他深知短剧的魅力不应局限于本土,应走向世界,让海外观众感受其独特魅力。经过调研,剧亮网络选择吉隆坡作为海外发展第一站。


在吉隆坡建立海外基地充满挑战,需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和市场需求。剧亮网络邀请当地编剧参与创作,在剧本创作和制作方式上进行本地化调整,确保故事既能展现中国文化精髓,又能引起本地观众共鸣。


目前,剧亮网络已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落地分部,尝试合资共建短剧基金、拍摄结合两国元素的短剧并植入文化产品进行内容分发。公司还计划将传统IP故事出海传播,让海外观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于航认为,国内短剧从业者集聚到一定阶段会向外看,传播传统文化是创作者的心声,而中国人勤劳优秀,对技能投入和时间专注度远胜海外从业人员,不惧怕海外竞争。


未来展望:拓展内容边界,实现宏伟目标

展望未来,剧亮网络在内容创作上除商业短剧外,还将拓展“文旅+”概念,结合当地特色产业打造更多优质作品。于航坚信,短剧创作回归内容本质,方寸屏幕也能绽放时代光华。剧亮网络将继续秉持“好剧照亮生活”的理念,注重故事创新性与文化内涵传递,融合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潮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于航带领的剧亮网络将继续砥砺前行,用行动诠释信念,用作品传递价值,让好剧真正照亮每一个观众的生活,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企业,助力中国故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与共鸣。



栏目
合作
官方
微信
来电
咨询
010-89633077
在线
报名
立即
分享